——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
母婴行业垂直网站走近过敏 了解过敏
过敏性疾病属于全球第六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下称WHO)已经将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防护的公共卫生疾病之一。2005年6月28日,世界过敏组织(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下称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对抗过敏的全球倡议。自此,每年的7月8日正式成为“世界过敏日”。
2019年3月发表于《中华儿科杂志》的《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中提到:近年来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逐渐接近西方国家,如重庆地区2岁以内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为3.5%~7.7%;其他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如国内1~7岁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由2002年的3.07%升高到2015年的12.94%;2010年我国14岁以下城市儿童平均累积哮喘患病率已达到3.02%,2年现患率为2.38%,较10年、20年前分别上升了43.4%,147.9%。中国大陆地区人口中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亦高达4%~38%。此外,同一患儿可能共患多种过敏性疾病,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我国儿科过敏专科医生相对缺少,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多分散于皮肤科、呼吸科、消化科、耳鼻咽喉科及儿童保健科等诊治。
健康教育在过敏性疾病的防治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治疗依从性常常决定了治疗的效果。世界过敏组织提出,对过敏性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可以分为3个方面:首诊教育、强化教育(随诊教育)以及家庭和看护人员教育。本次由雀巢健康科学支持的义诊,从7月初开始,陆续两周的时间在全国各地进行,范围包括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四川、重庆、陕西、湖南、湖北等全国各大省份,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深圳儿童医院、苏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大型医院均有参与,使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都能就近找到举办义诊的医院以获取专业咨询。
患者前往举办义诊的医院寻求专业咨询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需要引起重视
过敏疾病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影响较大,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差、身体较弱,较易引发包括过敏性湿疹、过敏性胃肠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在内的过敏性疾病。
对于婴幼儿来说,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忽视的过敏来源是通过食物体现的,而牛奶蛋白则是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最主要的过敏原之一。据流行病学统计,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病率约为2%~7.5%,全国每年约有80万新生婴儿受牛奶蛋白过敏困扰;其中,90%出现对牛奶蛋白过敏反应的婴儿都小于3月龄,或在接触牛奶蛋白后2个月内出现过敏症状。未进行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治将会给婴儿带来深远的危害。食物过敏对婴儿的体格生长、婴儿自身以至家庭的生活质量、以及长期的行为和智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显示,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身长和体重在2周岁时明显低于健康儿童,而其中9月龄前就发生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身长更低于9月龄后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专家一致认为,早期发现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并及时规范化管理对其之后的成长非常重要。
牛奶蛋白过敏管理的首要原则是回避食物中的牛奶蛋白。根据《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应合理选择替代食品。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母乳喂养,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并补充钙剂;当母亲饮食回避后症状不缓解且伴有生长障碍时,可选择氨基酸配方粉喂养。配方奶喂养者应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
雀巢健康科学为牛奶蛋白过敏婴儿提供科学喂养全方案
雀巢健康科学是雀巢集团旗下的医学营养品公司,致力于为特殊医学状况下的人群提供专业、个性化的营养解决方案。过敏程度不同,营养因需制定。针对食物蛋白过敏婴儿,雀巢健康科学特别研发了恩敏舒、肽敏舒、蔼儿舒三款配方,为不同过敏程度的婴儿提供个性化的营养选择。其中,恩敏舒是氨基酸配方粉,适用于重度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饮食管理;肽敏舒是含乳糖深度水解配方,适用于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饮食管理;蔼儿舒是无乳糖深度水解配方,适用于轻中度伴腹泻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饮食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 2019, 57(3).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 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 2017, 55(7).
3. Mousan G et al. 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Clin Pediatr (Phila). 2016 Oct;55(11):1054-63.
4. Isolauri E, et al. Elimination diet in cow’s milk allergy: Risk for impaired growth in young children. J Pediatr.1998;132(6):1004-9.